改编自江苏人所著《封神演义》,总票房破13亿
《封神第一部》何以“封神”?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
【资料图】
暑期档激烈的票房大战中,由乌尔善执导,费翔、李雪健、黄渤、于适等主演的《封神》三部曲开篇之作《封神第一部》,已经连续多日成为票房日冠军。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2日,《封神第一部》总票房破13亿,观影人次近3000万。
《封神第一部》根据古典名著《封神演义》改编,而《封神演义》和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近日,影片主创团队来宁路演,并接受了记者采访。上映前曾经不被看好,上映后口碑发酵,票房大卖,实现逆袭,《封神第一部》做对了什么?
“封神故事”受众基础庞大,原著作者是江苏人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融合“讲史”“神仙”“灵怪”等类话本特色,以历史事实为主干,假借神魔,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讲述了商灭周兴的历史故事。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著名神魔小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纣王、妲己、姜子牙、姬发……一个个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哪吒闹海、比干摘心、文王访子牙、杨戬收七怪……他们的故事也流传多年。明代以来,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官宦文士,都能多多少少说出一点《封神演义》中的奇幻故事来。《封神第一部》改编自观众熟悉的“封神故事”,使得电影拥有了庞大的受众基础。
《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谁?学术界有多种观点。据《江苏文库·精华编》所收录的《封神演义》显示,版权页“著者”一栏,写的是“(明)许仲琳、李云翔撰”。
“大部分学者认同许仲琳是《封神演义》的作者,他署名钟山逸叟,应该是南京人。”南京文史作家侯印国对记者表示,《封神演义》和南京的关系非常密切。目前可见的最早《封神演义》版本,是“明金阊舒载阳刻本《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二十卷一百回。其第二卷第一页署“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卷首有李云翔写的序:“余友舒冲甫自楚中重资购有钟伯敬先生批阅《封神》一册,尚未竟其业,乃托余终其事。余不愧续貂,删其荒谬,去其鄙俚,而于每回之后,或正词,或反说,或以嘲谑之语,以写其忠贞侠烈之品,奸邪顽顿之态,于世道人心不无唤醒耳。”侯印国介绍,李云翔是这个版本的评点者和修订者。“李云翔虽然是扬州人,但长期生活在南京编书。”
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在学术界还有一说是陆西星,他是江苏兴化人。不管作者到底是谁,《封神演义》的作者是江苏人,应该是没有太大疑义。此书是一部足以载入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江苏传世名著。
而根据《封神演义》改编的电影《封神》,也是“江苏出品”。江苏无锡一家文化企业作为出品方之一,为影迷贡献了一部国产大片。
十年匠心打磨,“拓荒”式拍摄推动电影工业体系升级
《封神第一部》上映之时,距离《封神》三部曲筹备已过去十年。这十年,乌尔善用一种“拓荒”的方式在拍摄。
从影片类型上看,《封神》三部曲触及历史、神话、民间传说的想象空间,是华语电影极少触及的类型。乌尔善认为,中国电影最需要突破的瓶颈是幻想类型电影。所以,《封神》三部曲不仅是对中国神话史诗电影类型的拓荒,同时也是推动相关电影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升级,以发掘中国电影更多的可能性。
从拍摄方式上看,三部曲连拍、18个月拍摄周期、438个拍摄日……华语电影从来没有剧组经历过这么漫长的周期和复杂的拍摄。而且剧组成员庞大,有约20个国家的外籍工作人员,先后进组工作人员超过8000人,如此复杂的剧组能够用一个统一专业的工作流程去运作,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来说,是非常大的进步。“我们建构了科学的生产流程和可靠的工作体系,做到有序、安全、高效地拍摄。”乌尔善说。而且,三部连拍的方式节省了20%的预算。乌尔善表示,《封神》三部曲虽然投入不菲,但单片拆分开来,并不是中国最贵的电影。
从技术创新上看,《封神第一部》华丽的特效和视觉效果是电影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好莱坞相媲美的特效让观众沉浸在神话世界的壮观景象中,提升了整体观影体验。比如影片中的昆仑仙境,从研发到执行制作跨越了三四年时间,视效制作难度不在于技术,而是美学。美术指导兼造型指导叶锦添透露,为呈现中国文人想象中的昆仑山,看了很多宋代的山水画,最终从《千里江山图》中获得灵感。乌尔善介绍,雷震子、九尾白狐、墨麒麟等数字角色和数字生物视效的制作难度更高,要能够表现动态,做出细腻的情感表演,对中国的视觉技术发展来说,这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可以说,《封神》三部曲在整个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乌尔善用十年时间造就中国神话史诗梦觉得很值得。“生命短暂,要选重要的事干。我特别渴望看到中国自己的神话史诗搬上大银幕,而且是用当代的技术和现代观念重新解读,把这个故事讲给年轻观众听,让这个流传了三千年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我觉得这是一件最值得做的事。”
寻找情感共鸣,在改编中体现当代价值
《封神第一部》揭开了《封神》三部曲的序幕,讲述商王殷寿与狐妖妲己勾结,暴虐无道,引发天谴。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之子姬发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反出朝歌……
影片对主要人物有很多颠覆性的改动。在以往人们的印象中,商王殷寿是一个沉迷女色、昏庸不堪的君主。但电影里的殷寿并非简单化、符号化的昏庸无道,而是逐渐展露真实面目的野心家,妲己也不再是红颜祸水,只是殷寿权欲野心的放大器。在乌尔善眼中,两人彼此各取所需,关系类似“事业合伙人”。饰演妲己的娜然说:“妲己这次并不是一个法术非常高强的妖,她特别简单,只是想生存,她跟殷寿都可以给对方想要的东西。”
乌尔善的观点是:改编《封神演义》,既要了解文本的核心价值、历史作用,也要在改编中体现出当代价值。“三部曲总体的核心主题是善恶斗争、英雄成长、时代变革,这都是电影叙事的经典主题。但是在单部中,需要找到能跟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部分。在第一部的故事里,父子关系、亲情主题就是核心。围绕姬昌与姬发、殷寿与殷郊两对父子展开故事。另外,我们把姬发放到殷寿身边,让姬发从殷寿的崇拜者变为反抗者,用反转来阐述一个青年的人生道路选择问题,这让故事具备令人共情的可能性。”
影片跨越千年时间,在浩瀚的真实历史与神话传说中,找到了引发当代观众共鸣的人类情感和普世价值。乌尔善表示:“对我来说,重要的还是找到其中的人类情感,找到我们都能感受到的父子亲情、兄弟友谊,这些情感才会真正地触动每个人的内心。”
影片中,少年质子们不仅贡献了征战沙场的高燃热血场面,也有各自细腻的情感表达。谈及姫发和殷郊的兄弟情,于适透露,曾在开机之前写过人物小传,写了姬发和殷郊为什么成为好兄弟,“因为我崇拜殷郊的父亲殷寿,想成为像他那样的英雄,而殷郊也特别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两个人从小就有相同的目标,在做同一件事情。”
改编古典名著,总是会引来质疑,《封神第一部》的改编算成功吗?“中国民间文化中,对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有一种不断创新的传统。这种创新传统往往蕴含着时代精神,例如元代的《武王伐纣平话》和明代的《封神演义》,在情节安排和人物特征上就有非常大的区别。今天的影视剧对古代文艺作品进行改编,也是创新传统的体现,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封神第一部》在《武王伐纣平话》和《封神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体现出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值得肯定。”侯印国表示,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创新传统有着自己的变化脉络和丰富内涵,对互联网上一些低俗反智、胡编乱造式的改编也要保持警惕。
训练营火出圈,真诚和专业是“必杀技”
随着票房大卖,在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火爆的是《封神》训练营的各种场景。最出圈的镜头之一,就是于适脱缰射箭的飒爽英姿,今年4月,他还参加过全国精英骑射邀请赛,拍着拍着,真成了专业级。
片中的年轻演员经历全球海选、导演面试、在封神演艺训练营集中培训半年的过程,最终他们通过《封神第一部》走到观众面前,成为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年轻演员们入营之后具体做了什么?除了学习表演基础、先秦文化史、礼乐、影片赏析之外,还要接受游泳、塑身、马术等训练,像古人一样掌握“礼、乐、射、御、书、数”这“君子六艺”。而且,演员们每六周都要进行一次汇报演出,集中展示训练成果。训练营的课程表和食谱一发布,迅速登上热搜。观众纷纷评价:“新人‘秒杀’流量!演艺圈需要更多这样的训练营。”
“我想要的演员,年轻、坚毅、阳光,不但需要扎实的演技,还需要拥有古代战士拥有的全部技能。”乌尔善说,“任何意志不够坚定,或者对表演不够挚爱的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磨砺。演员是勇敢者的职业,是人类行为的呈现者。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需要战士的体魄、学者的智慧和孩子的纯真,封神演艺训练营是一个起点。”
不仅仅是年轻演员,影片中每一位演员都让观众看到了这部电影在制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诚意。
“初代顶流”费翔,尽管已经62岁了,戏里戏外的他依旧显得青春有活力。宽厚的肩膀、实打实的肌肉、彪悍的身材、出色的演技、冻龄的外貌,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费翔进组第二天就开始上课,马术、武术、礼仪、击鼓、塑身……上了3个月,等他能够非常放松地操控自己那匹马,自如地说台词时,才拍了第一个骑马的镜头。增肌肉更不是一夜之间的事,他塑身一年半,最后拍了需要露胸肌的戏。
所有人专业的态度和付出,使得电影中的角色形象更加真实、立体,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之中,感受经典名著的魅力。影评人梅子表示:“真诚和专业永远是‘必杀技’,让观众感受到了电影的诚意和质量,也是口碑票房逆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