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
6月22日,又一款“天价”药物获FDA加速批准上市: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的Elevidys,定价320万美元。
与以往一样,这款价格惊人的药,属于基因治疗药物。其原理,是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基因治疗药物“天价”的背后,是巨大优势:只需一次给药。
这个消息,让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CGT)的从业者们,再次感到振奋。
在短短不到4年的时间里,从美国回中国创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科学家叶国杰,就经历了在美国20年才遇到的完整周期。
2007年,美国经济进入一场萧条。尚未有产品面世的CGT领域,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受到的波及比较大。叶国杰所在的公司在2007年开始第一波的裁员,到2009年第二次裁员后,整个公司只剩下五个半员工(总裁、首席医学官、研发总监、生产总监、一个刚转正的实习生和一个负责采购和财务的兼职员工)。不过随着经济好转,他所在的公司不仅活了下来,2014年还在美国上市了。
2019年底,他与两位朋友回国创立了嘉因生物。那个时候,已经有另外两款药品上市(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Luxturna和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Zolgensma)。那也是全球CGT领域的高光时刻——资本涌入、相关Biotech不断冒出,多个产品进入临床。
在中国,沉寂多时的CGT领域,资本的追捧已尽疯狂。顶级投资机构的从业者们,挤满CGT论坛的会场,追在汇报项目的创始人或准创始人身后,姿态低入尘埃:“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在美国CGT领域的从业者,只要回国创业,首轮几千万美金通常就能拿到手。一些头部的CDMO大厂,开始圈地建厂房,早已摩拳擦掌建立生产线。
盛景只持续了三年。2022年开始,全球生物制药领域大萧条。中国资本市场寒冬,多个Biotech要么融资困难,要么上市股价大跌。CGT领域也哀鸿遍野,有的CDMO为其建的工厂,也停产裁员。
而2023年上半年的CGT论坛上,很难再见到一线投资机构的主动出击。“那些新成立的公司都追着他们,他们(投资人)根本没有必要从论坛上来找。”一位从业者说。
但泡沫下面必有酒。在中国,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款AAV基因治疗药物IND申报获批,其中3款已进入3期临床。AAV即腺相关病毒,因靶向几乎所有组织、适用于大部分疾病,AAV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领域的热门递送平台。
基因治疗这一新兴产业在中国已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时候会有第一款药物上市?到如今的资金寒冬里,相关产业境遇如何?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些问题,伴随着CGT领域泡沫的产生、破碎,资金和希望再次进入,更加需要真实的答案。
熟悉的周期在2019年,国内基因治疗赛道十分火热的时候,相关创业者往往是投资人追逐的对象。
“当时去参会,投资人就一直追着我们。”那年从美国回国创立嘉因生物的叶国杰回忆,“那时候去做个报告,很多投资人就说什么时候能拜访一下,或者直接问‘你们对我们有没有兴趣?”。其中不乏多家头部投资机构。嘉因生物创立两年内,就获得5轮融资,近8亿人民币资金,得以快速推进项目。
那一波热潮开始于2018年左右。最主要的推动力,是相关产品获批上市,并且获得了商业化成功。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科技的发展已将基因治疗推上了舞台,新的项目在海外层出不穷。不过,彼时的技术水平,尚不能保证这类治疗的安全。1999年,美国男孩Jesse Gelsinger参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基因治疗项目,接受治疗4天后,因病毒引起的强烈免疫反应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这成为基因治疗行业的一大转折点。
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贾国栋分析,当时该领域遇到的核心问题是技术层面的:基因递送的脱靶。
“这些问题基础研究没有搞清楚,所以临床研究就很少获批。因为临床研究不获批,又没有商业化前景,就没有人投资,造成了整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的停滞。”他解释。
但幸运的是,产业的萧条,反倒让科研人员少了资本和创业的诱惑,安心躲在实验室做研究。随着相关基础研究的进展, 2010年之后逐渐有项目推到了临床,并有了获批上市的药物,这一行业又重新兴盛。
2012年,治疗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的Glybera经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上市。2017年,FDA首次批准了一款基因治疗药物: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Luxturna。2019年,FDA又批准了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Zolgensma。这款药一针卖200多万美元,一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
有了获批上市的药物,而且商业化获得了巨大成功,让业界燃起巨大希望。同时,那几年,中国陆续出台了多个关于细胞和基因治疗的指导原则,对申报药物等方向作出了指引和规范。
“大家都看到中国的药物可以出海,基因治疗药物可以获批上市,同时又可以有非常好的商业化的收入,所以资本就大量进去了。同时,国家又鼓励相关高校的研究者出来创业。”一位业内人士回顾,大量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从学校、研究机构走向企业,还有不少从其他产业跨行而来、从国外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归来。充裕的资金和多元化的人才,造就了该领域大量新的公司。
从美国归来的叶国杰感受到了中国政策带来的红利。他和两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回国创业,得到了产业园区和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他觉得,这是中国的生物制药能够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多名业界人士都提到,在中国,可以由研究者启动临床研究,这样能更快拿到临床数据,进展就可以比美国快得多。
在贾国栋看来,对于整个基因和细胞治疗行业,除了人口基数大、临床资源丰富外,生产方面成本控制、高质量低成本的快速交付能力,都是中国的优势。
行业“冷静期”,最重要的东西浮现了在如今的各种医药相关会议上,投资人的身影已不再常见。有创业者笑谈,受过伤的人都不愿再进来。
之前,Biotech在港股上市,是投资机构投资Biotech资金获得回报的最快路径。但那个时间点,去港股基本上就破发,投资人看不到 IPO的希望和回报,热情由此大减。
气氛“冷”下来的时候,最重要的问题浮现了。
在行业发展的“相对冷静期”,业界和投资人最关注的是什么?
在近日的BioCon China Expo 2023第十届国际生物药大会暨展览会现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多名业内人士的回答都包括:“差异化”。
“投资人原来看项目的价值是能不能拿到临床批件,做临床一期。现在更多是看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源头创新,有没有真正的临床需求,能不能真正实现商业化?”贾国栋介绍。
他认为,源头技术上的差异化十分重要。更好的靶向性、更好的活性、更小的用药剂量,都是差异化的重要方面。
“同样一款疾病,不同企业用药的剂量能有10倍的差异。”他分析,用药量小,所以更安全,而且用药量小,所以成本更低。”他指出,没有实现差异化的企业,现在很难融到资了。
一家Biotech公司的创始人谈到正在临床试验阶段的一款产品,与国外已上市的同靶点药物比较,价格便宜、并且药效更好才有竞争力。
有的公司介绍了自己的基因编辑工具专利。到商业化那一步时,专利问题必将浮上水面。而目前多少中国公司有自己的基因编辑工具专利?或许只有1%。
目前,基因治疗领域的一个趋势是,逐渐走出罕见病适应症的局限,开始发掘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例如,有海外企业正在研究用该疗法来治疗糖尿病,还有国内企业在研究治疗眼睛的黄斑病变等。这类项目,在这寒冬中,融资仍然相对容易。
与常见病的已有疗法相比,基因治疗的显著优势包括——一针即可解决问题。以黄斑病变为例,现有疗法需要频繁地向眼球注射药物,但这并不容易坚持,病人的依从性比较低。
不过,向常见病发展也需要考虑一些新的问题。
辉大基因创始人姚璇分析,首先,需要比已有疗法更有效、更安全。其次,常见病患者群体较大,适合的定价策略与罕见病不同,需要通过降低研发、生产成本来降低价格,以治疗更多的患者。
有哪些新的问题?虽然全球范围内已有几款产品获批,基因治疗产品的研发,仍然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这个行业里的好消息和坏消息,每一天都在交替传来。而每一个消息,对于需要大量烧钱研发的Biotech来说,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好消息,例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又一款相关药物在美获批上市。
而另一方面,失败的消息也不断传来:武田宣布将于7月30日终止开发6种体内基因疗法;总部在荷兰的UniQure公司宣布1/2期项目临床数据不理想后,股价暴跌40%……
中国目前已进入临床的20多款AAV基因治疗产品,哪些能走到最后的获批上市、商业化成功,最终还是要看临床的结果。
中国何时将迎来第一款国产的基因治疗产品?从临床进展来看,这个时间或许是2025年左右。而进入该领域真正的繁盛期、陆续有多个产品上市,或许还要等6-11年。
走到临床试验阶段的基因治疗公司,面临着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新问题。例如,不少国内医生有创新的热情,但目前对基因治疗了解还不多,临床试验中遇到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因此,基因治疗公司可能需要提供培训,甚至有时把医生送到国外去培训。
在这个漫长的等待期,除了每天盯着临床进展,诸多基因治疗Biotech们,头上高悬多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除了安全性、临床效果这些基本问题,生产、运输也是企业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而这对不少CGT领域之外的Biotech来说,是极其遥远的事情。
“不管在IND申报阶段,还是在临床注册、临床三期,CMC的产能,国际化的运输,工艺是否可转移、稳定性,都需要关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都关乎CGT领域产品的有效性、成本和最终定价。
预计在几年后进入产品上市爆发期的这一领域,还有几个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支付方式。
目前国外已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动辄一针上百万美元。第一款获批的药物商业化失败,曾给业内带来警示:那款治疗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的Glybera,在欧洲上市几年后,居然只有一名患者接受治疗,最终黯然退出市场。除了相关疾病发病率极低、市场小之外,还与当时、当地人们对基因治疗高价的接受程度有关。
而后来Zolgensma等药物商业化的成功背后,离不开美国成熟的商保体系。
多名业内人士谈到,希望未来几年,国内第一款基因治疗药物获批之前,相关支付系统可以有进展。“美国也是在过去几年,药出来之后,由药厂、患者组织、保险公司等多方共同推动了这套支付系统的建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国际化”是多名业内人士提到的另一个重点。基因治疗一定要进入国际市场,这是大家的共识。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