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野火季”。截至14日上午,这些漫山野火似乎仍无停歇之势:加拿大全境仍有461处在燃野火,其中236起被认为处于“失控”状态。
野火带来的烟霾很快开始蔓延。上周,北美多地笼罩在末日般的橙色雾霾中。据美国国家气象局办公室15日发布的消息,加拿大各地山火燃烧产生的浓烟当天再次飘到纽约地区,纽约烟雾最浓的时间在16日早上。
这些令人担忧的故事并不唯一。放眼全球,除了肆虐的野火,高温、干旱、洪灾等灾害开始此起彼伏。有专家指出,这些日益明显的极端天气背后,是气候变化给人们敲响的又一记警钟……
(资料图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再次提醒全球气候变化会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呼吁各国采取深入、快速和持续的减排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脚步。
纽约笼罩“末日滤镜”
“这是火星还是曼哈顿?加拿大野火产生的烟霾把天际线变成了橙色。”一名纽约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从办公楼里拍摄的室外照片,“尽管这栋大楼拥有最现代化的空气净化系统,但我们仍然能闻到烟雾味。”
北美多地上周经历了“末日滤镜”,严重的空气污染“熏黄”了纽约等一众城市。纽约市的空气质量在7日下午5时达到了484的“危险级别”,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当地最差的空气质量。
美国民众被建议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有害烟霾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不少学校取消了户外活动,许多公司通知员工居家办公。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女子职业篮球联赛等体育赛事被迫推迟。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第一次因为空气污染而放弃升旗。
一些网友用“世界末日”“地狱”来形容烟霾下的城市,还有人制作了灰头土脸的表情包,调侃自己出门后的状态。
加拿大的野火季通常从每年4月初持续至10月下旬,但今年火情尤显严重。加拿大官方表示,伴随气候变化,野火季变得越来越长且愈发严重。加拿大公共安全与应急准备部长比尔·布莱尔12日表示,已有约3万民众被疏散。
而眼下加拿大野火仍在蔓延,美国人不得不继续忍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状态。
连环恶果令人担忧
除了加拿大野火,初夏之际,高温、干旱、洪灾等灾害性天气在全球多地频发。
在中美洲,巴拿马运河正遭受7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水位骤降。受此影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数月前将大型船舶吃水最大深度由15.24米下调至14.48米,后又下调至13.56米,本月13日更进一步降至13.41米。外界猜测,25日起可能继续下降至13.26米。
吃水深度的下降使船只通行的数量和载货量随之减少,同等重量的货物需要分摊至更多货轮装载,国际物流成本因此大幅上升。美媒报道称,目前,已有多家依赖巴拿马运河航线的航运企业将单个集装箱的运输价格上涨300至500美元。
糟糕的是,这一情形尚无缓解迹象。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警告,今年厄尔尼诺现象比往年更早出现,预计今后数月仍将缺少降水,干旱情形会更加严峻。
这边运河缺水,那边海洋“去冰”。最新研究预测,北冰洋或将提前出现“无冰之夏”。一支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卫星数据研究和建模发现,无论温室气体排放程度如何,北冰洋最早将于2030年至2050年间出现第一个没有海冰的9月。在高排放情境下,预计本世纪晚些时候,北极地区将在初夏时分就已无海冰。
法新社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北极地区变暖可能加速格陵兰岛冰原融化。随着海冰融化,地球会吸收更多太阳能,北极将加速变暖,进而“影响人类社会和全球生态系统”。
未来的危害令人担忧,而过去的损失已经触目惊心。据欧洲环境署14日发布的报告,1980年至2021年的42年里,极端天气在欧洲导致近19.5万人丧生,造成逾5600亿欧元经济损失。
全球需要合作应对
人们不禁追问:极端天气会成为新常态吗?而步步逼近人类的,除了自然灾害本身,还有什么?
显然,除了控制碳排放量、控制温度升高以外,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人类必须有所准备。“从心理上、经济上,我们都要准备好。”伦敦大学灾难与健康学院教授伊兰·凯尔曼认为,人类必须更好地规划和建设城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大坝、抵御洪水。人类或许还需要思考的是,究竟该建立怎样的备灾和应对机制。
事实上,无论是被加拿大野火“熏黄”的纽约街头,还是巴拿马运河干旱推高的国际物流成本,都表明抵御极端天气灾害不是单个国家的事。
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所指出的,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背后是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因此,要阻断气候变化向安全风险传导,最根本的办法是从发展入手,帮助发展中国家跨越发展鸿沟,提高气候韧性和应对能力。
如何在生存与发展间取得平衡?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前在一场气候会议上已发出警告,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人类需要共同作出决定。警钟已经敲响,现在行动,或许还不算太晚。
新民晚报记者 王佳烨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